查看原文
其他

成人烧伤俯卧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2版)

指南共识专辑 淋床医学 2023-11-22

引用: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重症学组. 成人烧伤俯卧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2版) [J] .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2, 38(7) : 601-609. 

相关推荐: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

1 背景

随着对ARDS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入,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作为机械通气治疗的一部分越来越受重视。欧洲重症医学会和美国胸科协会均强烈推荐对严重ARDS患者行PPV,认为其具有改善氧合、高碳酸血症和右心功能等作用,有利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降低患者病死率。

烧伤翻身床以及俯卧位治疗(prone position therapy,PPT)在烧伤临床诊疗中应用较为普遍。然而,与传统意义的PPV相比,烧伤PPT不仅有通气治疗的作用,还可被用于烧伤清创、皮片移植、皮瓣转移等相关手术及创面换药中,且具有以下特点:(1)烧伤PPT持续时间较短(1~3 h),频次较高(3次/d或4次/d);(2)大部分行PPT的成年烧伤患者处于清醒或者仅轻度镇静状态;(3)部分PPT患者没有建立人工气道。同时,正如急诊医学、呼吸内科学、心胸外科学等学科患者对PPT的依从性不高且多缺乏规范化的实施流程一样,烧伤外科也亟须制订PPT规范化流程,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推动PPT同质化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重症学组牵头制订了《成人烧伤PPT全国专家共识(2022版)》,以供临床参考。


2 PPT对成人烧伤的作用

2.1 PPT对成人烧伤相关呼吸系统损伤的作用

烧伤相关呼吸系统损伤包括原发性呼吸系统损害(吸入性损伤、肺爆震伤等)和继发性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误吸、创面脓毒症相关性ARDS、肺栓塞等)。
PPT对成人烧伤相关呼吸系统损伤的作用包括:
(1)改善氧合和高碳酸血症;
(2)改善右心功能;
(3)有利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4)有利于体位引流。

2.2 PPT对成人烧伤非呼吸系统损伤的作用

(1)有利于头颈部、肩背部、臀部、会阴部等部位创面换药或手术;
(2)防治压力性损伤;
(3)配合特殊治疗需要,如麻醉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体外二氧化碳去除(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ECCO2R)/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肾脏替代治疗(RRT)等;
(4)某些特殊伤情的治疗需要,包括烧冲/烧爆复合伤、烧伤合并创伤、颈背腰臀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等。

3 共识与推荐意见形成

本共识基于国内多家烧伤中心PPV/PPT经验、方案以及相关学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胸外科等)PPV相关文献及方案,结合欧洲重症医学会和美国胸科协会等权威组织机构关于ARDS患者PPV的指南或共识意见,由执笔小组撰写形成初稿。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重症学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讨论和编写了《成人烧伤PPT全国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先后经2轮电子问卷意见征询及2轮共识研讨会讨论,形成最终专家推荐意见。电子问卷意见征询和评议设置3个选项:同意、不同意、其他。每位评议专家根据其对推荐意见的支持程度进行单项选择,在获得专家反馈意见后由执笔小组进行统计、汇总并根据评议结果以及相关领域推荐强度综合对推荐意见给出相应的推荐级别。针对评议中的部分细节建议,经专家组讨论和个别交流后修改、纳入。执笔小组最后根据专家组意见增补、修改部分内容,以线上形式提请审校,统一意见,形成终稿。参与电子问卷意见征询专家34名(涉及学科包括烧伤外科学、重症医学、呼吸与危重病医学、创伤外科学),参加共识研讨会专家30名(涉及学科包括烧伤外科学、重症医学、创伤外科学)。本共识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法对证据等级和推荐意见强度进行定义和分级(表1),后文采用数字和字母组合表示推荐强度和证据级别。


专家推荐意见1(1B):
成年烧伤患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重度ARDS,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当呼气末正压(PEEP)≥5 cmH2O(1 cmH2O=0.098 kPa)、氧合指数[PaO2/吸入气氧浓度(FiO2)]≤150 mmHg时,建议利用烧伤翻身床等设施以及在具有相关经验的烧伤科医护人员配合下行PPV治疗。

Guérin等进行的一项大规模随机研究显示,与仰卧位组患者相比,俯卧位组患者的PaO2/FiO2<150 mmHg,在前36 h内至少16 h的PPV能显著降低28 d和90 d病死率。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患者28 d病死率分别为16.0%、32.8%,风险比=0.39,95%置信区间为0.25~0.63,P<0.001;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患者90 d病死率分别为23.6%、41.0%,风险比=0.44,95%置信区间为0.29~0.67,P<0.001。多个研究、指南和荟萃分析表明,与仰卧位组相比,俯卧位组患者氧合改善,病死率明显降低(风险比=0.85,95%置信区间为0.71~1.01)。

考虑到烧伤相关呼吸系统损伤与ARDS病理生理学改变、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的相似性,虽然仅可见个别有关烧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和综述,综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重症学组专家的意见,建议沿用其他学科PPV的适应证。同时考虑到PPV过程中潜在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包括意外脱管、严重心律失常等,结合烧伤病情特点及学科优势,本共识建议利用烧伤翻身床等烧伤学科特有设施,由具有相关经验的烧伤科医护人员进行PPV。

专家推荐意见2(1B):
PPV效价比较高,能改善成人烧伤氧合,利于二氧化碳排出和痰液引流,改善肺顺应性和右心功能等。

实施PPV成本较低,但却可以带来巨大益处,可以在中低收入人群和中小型医疗机构中实施。一项促进PPV应用的假设性干预措施研究显示:(1)从社会模型看,将PPV应用率从16%提高到65%,可使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增加0.779(95%置信区间为0.088~1.714)。如果社会愿意为每质量调整生命年支付10万美元,每例中重度ARDS患者任何治疗费用低于51 328美元的干预措施可能都具有良好的价值。(2)从医院角度看,将PPV应用率从16%提高到65%,可使生存-出院率提高0.072(95%置信区间为0.008~0.147)。如果医院愿意为每次生存到出院支付10万美元,每例患者任何费用低于5 140美元的干预措施都是有益的。因此,无论从社会,还是医院的角度,在合理成本和效益假设下,增加PPV的应用具有良好成本效益。

临床研究显示,大多数ARDS患者在行PPV后有氧合、肺顺应性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少部分患者在行PPV 3 h后生理无效腔(Vd/Vt)从42%降至31%,同时伴有PaCO2降低。在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中,Gattinoni等12]比较了ARDS患者行常规治疗(仰卧位)与行PPV治疗(每天长于6 h,持续10 d)的预后。研究期间,俯卧位组患者PaO2/FiO2平均值增加大于仰卧位组(P=0.02);PPV通过改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肺复张效应,降低肺血管阻力而改善急性右心功能衰竭;PPV通过升高腹腔压力,引起体循环充盈压升高,增加肺血管内血容量,最终增加右心前负荷并降低右心后负荷,在改善右心功能的同时增加左心前负荷,改善左心输出量。

国内仅有零星几项小规模与烧创伤相关肺损伤PPV的临床观察性研究。与仰卧位通气组相比,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在行PPV治疗1 h后(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FiO2为45%),其PaO2从(116±19)mmHg增加至(136±22)mmHg(P<0.05),心率明显增快[增加(12±3.5)次/min,P<0.05],中心静脉压升高[从(8±3.21)cmH2O增加至(11±3.74)cmH2O]。另一项研究分别记录了23例爆震伤和烧伤并发ARDS患者每次PPV前及PPV后5、30、60 min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参数,结果显示,PPV后5、30 min时患者心率、气道峰压、气道阻力、SaO2较PPV前明显改善,但中心静脉压、潮气量改变不明显。

国外一项对烧伤ICU内18例严重难治性ARDS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患者行PPV前平均PaO2/FiO2为87 mmHg、平均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评分为11分;存活的14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的PaO2/FiO2在行PPV后48 h内有所改善,行PPV后即刻及6、12、24、36、48 h平均PaO2/FiO2分别为133、165、170、214、236、210 mmHg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研究者认为PPV能改善烧伤合并严重ARDS患者的氧合,且能在烧伤ICU内安全实施。但该研究也承认结论可能受到小样本和缺乏对照组的限制。目前,仅有PPV用于烧伤患者的病例报道或回顾性研究,缺乏前瞻性对照试验。Lim等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表明,由肺外病因(如烧伤)引起的ARDS患者对PPV的反应较好。Oto等认为PPV是改善气体交换的一种方法,在难治性ARDS患者中显示出了益处,但在烧伤人群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描述。因此通过报告1例烧伤总面积85%TBSA的烧伤ARDS患者接受PPV的情况并回顾相关文献,研究者提出烧伤单位可以通过制订方案和培训来优化这种干预,以便将其用于最合适的患者,使患者早期接受PPV,减少患者血流动力学、肺部或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PPV对ARDS预后的影响也广受关注。因研究的规模、方法等差异,导致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可能存在一定争议。Gattinoni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将ARDS患者置于俯卧位可以改善其氧合,但并不能提高其生存率。但这个团队在2010年对4项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表明,PPV可以使严重ARDS患者的绝对病死率降低约10%。著名的PROSEVA(proning severe ARDS patients)研究得出结论,在严重ARDS患者中早期延长PPV疗程可显著降低28 d和90 d的病死率。Guerin等和Taccone等6]分别在2004、2009年发表对中重度ARDS患者行PPV的RCT结果,均显示PPV不能明显改善ARDS患者或中重度低氧血症亚组ARDS患者的生存。

然而,一项包括8个RCT、共计2 129例ARDS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PPV组和仰卧位通气组患者病死率并无明显差异(风险比=0.84,95%置信区间为0.68~1.04,P=0.11)。只是在亚组(基于ARDS严重程度、是否伴随低潮气量通气等进行分组)分析中,PPV时间>12 h/d(5项研究,1 002例患者;风险比=0.74,95%置信区间为0.56~0.9,P=0.05)和中重度ARDS(5项研究,1 006例患者;风险比=0.74,95%置信区间为0.54~0.99,P=0.05)的PPV组患者病死率较仰卧位通气组有所降低。另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中,136例严重ARDS患者被随机分为仰卧位组(60例)和俯卧位组(76例),俯卧位组患者每天行PPV 17 h,平均10 d,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PPV是可行和安全的,如果尽早开始实施PPV且每天大部分时间均行PPV,可以降低严重ARDS患者的病死率。

专家推荐意见3(专家建议):
不推荐成年烧伤合并呼吸系统损伤患者常规行PPV治疗。

PPV在改变器官位置关系的同时,可造成包括心肺等器官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因此,在考虑患者获益的同时,不得不考量其带来的并发症,有些并发症甚至是致死性的。因此,欧洲重症医学会和美国胸科协会认为不应该常规实施PPV,应将其作为一项挽救性措施。考虑到烧伤合并呼吸系统损伤患者与ARDS患者病理生理学改变的相似性,以及烧伤患者的特殊性,综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重症学组烧伤专家的意见,本共识同样不建议成年烧伤合并呼吸系统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并发症)患者常规行PPV。

专家推荐意见4(专家建议):
成年烧伤非呼吸系统损伤患者行PPT的适应证有但不限于头颈部、肩背臀部以及会阴部烧创伤相关创面治疗(换药、保痂、皮瓣保护、术后等)需求,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麻醉需要,特殊治疗(ECMO/ECCO2R/IABP/RRT等)和特殊伤情(复合伤等)等。

专家推荐意见5(1B):
成人烧伤PPT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有以下几类。
(1)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合并急性出血性疾病;
(3)颈椎、脊柱损伤需要固定;
(4)骨科术后限制体位;
(5)近期腹部手术需限制体位或腹部严重烧伤;
(6)口腔、颌面部、眼部等特殊部位烧创伤;
(7)特殊人群,如高龄、妊娠、肥胖、侏儒、精神障碍者等烧伤;
(8)其他不能耐受俯卧位姿势的患者,如颅内压增高、腹腔压力增高者等。

成人烧伤PPT并无绝对禁忌证,尤其是当PPV作为ARDS挽救性措施时。欧洲重症医学会和美国胸科协会在推荐PPV治疗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的同时,也对上述情况给出警告,建议有以上PPT相对禁忌证患者实施PPV前一定要考量利弊。烧伤专家根据这些建议,结合有限的临床研究中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烧伤自身特点,形成专家推荐意见5。

专家推荐意见6(专家建议):
建议成年烧伤患者行PPV时间不少于12 h/d;非PPV目的的PPT持续时间可以适当缩短,频次适当增加。
但当出现明显并发症时需考虑及时终止PPT,这些并发症包括
(1)心搏骤停或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
(2)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低血压;
(3)非窦性心律失常;
(4)可疑气管导管移位或意外拔管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5)纯氧治疗持续5 min但持续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0.85或PaO2<55 mmHg;
(6)眼部受压或角膜穿孔、口腔颜面部活动性出血等;
(7)治疗团队认为有生命危险的任何其他情况。

目前PPV持续时间尚有争议。有关PPV治疗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PPV时间≥12 h/d的患者具有较低的病死率。目前尚无烧伤患者行PPV最佳治疗时间的临床研究和结论。需要强调的是,持续长时间行PPV时,需兼顾换药或手术区域的保护。

专家推荐意见7(专家建议):
成人烧伤PPT期间,为防治严重并发症(非计划性拔管、血流动力学紊乱、压力性损伤等),建议动态关注但不限于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血气分析、有创/无创血压监测、心电监护、呼吸机报警监测、压力性损伤评估与监测、镇痛镇静评估、视神经和周围神经损伤评估与监测、胃肠不耐受性评估与监测以及患者不适反馈。对某些异常指标或者情况给予及时恰当的处置。

PPV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有些并发症甚至是致命的。规范的操作及团队的默契合作能有效避免致命性并发症。

(1)非计划性拔管:

患者在行PPT期间由于体位、气管切开、约束管理等因素,可能对非计划性拔管带来的缺氧、疼痛等不适难以表达或者表述不清,连续动态的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及血气分析、有创/无创血压监测、心电监护等监护设备的报警系统能更快、更准确地提醒当值人员。因此,应密切关注这些指标并及时识别和早期判断异常情况。在流程上,行俯卧位翻身前确认好翻身床翻转方向,根据翻转方向将所有导管及设备导线预留出足够长度并有效固定,暂时夹闭非紧急管道。俯卧位翻身前后应有专人负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置入的气管套管,确保人工气道在位通畅。每日检查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及时撤除不必要导管。一旦不慎出现某个导管移位、半脱位或全脱出,应立即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并在立即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后择期将导管回位或重新置管。

(2)血流动力学紊乱:

在行PPV过程中可能因体位的改变或血管活性药物等的非计划性中断而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导致血压急剧波动或新发心律失常等。因此,在翻身及行PPV过程中应持续进行动脉血压、心电图及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在行PPV前评估体位改变可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做好相应准备(准备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在行PPV中如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并及时终止PPV。

(3)压力性损伤:

重点减压部位(眼部、额部、颧部、手部、肘关节、肩关节、髂部、膝盖、足部、胸前区、会阴部)使用泡沫型减压敷料,尤其注意对面部烧伤患者眼部和面颊的保护,对于意识清醒患者需要及时询问其诉求。为避免压力性损伤,应增加营养,积极纠正水肿,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对接受ECMO/ECCO2R/IABP/RRT等治疗的患者行PPV时,各种导管、仪器的固定及预防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尤为重要。

(4)其他并发症:

在行PPV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视神经和周围神经损伤、面部水肿、胃肠不耐受等并发症。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是由于外周神经被牵拉或压迫,最常见的是尺神经损伤;视神经损伤可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伤,大多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和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在行PPV过程中神经损伤主要预防方法包括:头部垫减压垫或头枕;肩部外展小于90°,上臂应避免过度屈肘外旋;前臂以中段为着力点以减轻对肘部尺神经的压力,且前臂水平等于或低于床垫平面。定时更换患者头颈部方向,双上肢交替上下摆放为舒适位,对踝关节及腓肠肌等进行按摩。目前研究表明,在行PPV时肠内营养是相对安全的,但需注意避免腹部受压,加强胃肠营养耐受性评估,必要时减缓鼻饲速度及总量,采用经空肠营养可能提高胃肠营养耐受性。同时,成人烧伤行PPV期间,建议头部高于心脏水平,头高脚低(形成30~45°角)俯卧位可明显缓解和改善面部水肿和出血;颈部应处于中轴位或10~15°的轻微伸展,避免旋转或侧曲。

(5)成人烧伤需行PPV治疗者往往需要镇痛镇静治疗(深镇静),此时患者无主动诉求,参与实施PPV的医护人员应严密进行镇痛镇静评估、滴定和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而非PPV目的的成年烧伤PPT患者往往未行镇痛镇静或仅行轻度镇痛镇静,可以通过与患者反复沟通来评估和滴定其翻身前后的状态并及时处理其诉求。

专家推荐意见8(1B):
成人烧伤行PPV期间,建议进行动态疗效评估但不限于
(1)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CT或(床旁)胸部X线片,准确评估PPV的效果,有条件者可实施;
(2)PaO2/FiO2与PaCO2变化,当PaO2/FiO2升高≥20%时,提示PPV适应性好。

在行PPV时需密切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相关研究显示,PPV效果显著的ARDS患者,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多在行PPV 1 h内改善,仅少数患者超过4 h才出现氧合改善。PPV可改善患者通气情况,减少无效腔通气量,当PaCO2较行PPV前下降>2 mmHg亦提示PPV有效。因此在实施PPV过程中,需动态监测血气与机械通气情况(建议每隔4 h监测1次),实时评估PPV治疗的效果。由于烧伤领域这方面研究少,本共识讨论专家建议采用相关领域研究结果进行推荐。

专家推荐意见9(专家建议):
成人烧伤行PPV的撤离建议如下。
(1)原发病未控制、PPV指征选择不恰当等导致行PPV后患者氧合及病情未改善或恶化;
(2)评估PPV弊大于利,如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如腹部术后伤口裂开)等;
(3)患者病情改善,恢复仰卧位后PaO2/FiO2>150 mmHg且持续6 h以上,可酌情考虑逐步取消PPV;
(4)非呼吸系统损伤的成年烧伤患者病情好转时,应尽早取消PPV。

在行PPV无效或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应紧急终止PPV,采用PPV与仰卧位通气交替的治疗策略。有效:在上一次PPV周期后,仰卧位时PaO2/FiO2>150 mmHg、PEEP≤10 cmH2O、FiO2≤60%的时长>4 h。无效:行PPV后氧合较PPV前降低超过20%。

专家推荐意见10(1B):
建立以护士为中心的PPV治疗团队,开展PPV宣教和临床规范培训与实践。

一项针对ICU护理人员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PPV的态度和频率的临床问卷调查中涵盖了比利时的79个ICU,其中29个ICU实施了PPV,25个ICU同意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5家医院中有9家医院的护士表示不愿行PPV;行PPV的时长和时机因单位不同而各异,并无标准;大部分医院由2~6名工作人员参与翻转患者,通常只有3人;患者最常用体位是双臂在头部以上,胸部、头部和腿用软垫保护,但实施PPV的具体方法在各单位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面部水肿和压力性损伤,有3个ICU报告了意外脱管;2个ICU已制订PPV方案;来自14个单位的护士认为PPV有效。该研究得出结论:ICU护理人员认为,对ARDS患者行PPV有一定作用,但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制订详尽方案来规范PPV流程。另一项对提高护士实施PPV护理知识的研究显示,与PPV操作相关问题包括:翻身时间、参与的医护人员数量、所需的协助、压力性损伤的防护、误吸等意外的防治策略以及其他紧急情况预案不足。基于上述有限的调查性研究,本共识提出,有经验的专科执业护士可促进PPV前后的沟通及正确处置PPV相关的不良事件。对马萨诸塞州60家医院ICU的医护人员的调研显示,54家医院对调查做出了回应(90%的应答率),其中34家医院的部分或全部护士接受过PPV培训。调研显示,不行PPV的常见原因是医师或护士感到不适(14家)、缺乏护士培训(13家)和/或缺乏适当的设备(9家)。考虑到烧伤PPV日常实践操作、监测和镇痛镇静、呼吸机参数等滴定以及人力资源分配等临床工作的复杂性,建议由有经验的烧创伤专科执业护士团队开展PPV,并对团队定期进行培训和宣教。

专家推荐意见11(专家建议):
不推荐清醒状态或者未建立人工气道成年烧伤患者早期、常规、定期实施PPV。

研究表明,因ARDS插管的患者在行PPV后将获得生理机制上的改善,PPV可改善ARDS患者肺灌注与通气的匹配,促进口腔及肺部分泌物清除和肺依赖区域的复张。有研究制订了一个全系统多机构流程,将清醒、非插管的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急诊患者置于俯卧位,证实PPV对大部分COVID-19严重低氧血症患者有很大的临床益处。但另一项针对PPV对仍保持清醒的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潜在效用的荟萃分析显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对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行常规PPV能改善其临床相关预后,且PPV具有一定风险。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PPV干预与常规方案相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成人烧伤PPV建议流程(以手动烧伤翻身床为例)

4.1 操作前准备

评估与核对。
(1)血流动力学: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可耐受PPT。
(2)镇静状态:机械通气患者行PPV时建议深镇静,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为-5~-4分。未给予镇静,但有人工气道者应检查导管的位置以及导管是否通畅,清理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检查气管固定绳松紧等;无人工气道者,嘱患者翻身前咳出口腔及深部痰,并教会患者俯卧位努力咳嗽及不适反馈等技巧。
(3)胃肠道:患者在行PPT前30 min暂停肠内营养的供给,在行PPT前回抽胃内容物,避免过多胃残余量致反流误吸。
(4)核对俯卧位医嘱。向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5)其他:检查各导管在位、通畅情况,并确认可否暂时夹闭或在翻身时留有足够的长度;检查局部敷料是否需要更换;检查易受压部位皮肤状况。

物品准备:
烧伤翻身床、方形与椭圆形泡沫垫或者棉垫纱布、头枕(软枕或马蹄形枕头)、2个或3个圆柱形枕头、硅胶软枕数个、抢救车,并检查翻身床性能。

患者准备。
(1)确定翻身床翻转方向,根据仪器设备连接及患者体位翻转的方便性,决定顺时针或逆时针翻转患者。
(2)将电极片移至患者肩臂部,整理监护仪各连接导线,撤离床旁仪器,并留出足够长度导线和翻转空间便于翻转。
(3)夹闭非紧急管路(如尿管、胃管等),妥善固定各导管,防止滑脱,整理各管路,使其方向与身体纵轴方向一致,并留出足够长度便于翻转。
(4)在患者额头、颧骨、双肩、胸前区、髂嵴、膝部、小腿部及其他骨隆突俯卧位时易受压处垫上棉垫、泡沫型减压敷料、硅胶软枕。
(5)将患者四肢并拢,予铺大孔海绵垫及翻身床片(暴露会阴或臀部),将下床片螺丝拧在上床片上(保证下床片有一螺丝固定),适当固定肘关节及膝关节。

4.2 翻身操作推荐流程

手动烧伤翻身床结构示意图见图1(图片引自http://www.kfkf.cn/)。



4.2.1 站位与分工
通常至少需要3名操作员(医师或者护士)完成。
第1人(下称A)位于翻身床头侧,负责气道和呼吸机管路的妥善固定、头部的安置、发出口令和实施翻身床翻转;
第2人(下称B)站在翻身床头尾侧,与A共同负责翻身床翻转;
第3人(下称C)位于翻身床旁侧,负责查看心电监护仪,检查患者肢体摆放位置和固定情况、各类导管的安置和固定,协助使用翻身床片。
如患者行ECMO等治疗,人力条件允许,建议增加第4人(下称D)专门负责确认ECMO、RRT等设备管道是否在位、通畅,并监测机器运转情况。

4.2.2 翻转方法及操作后处理

(1)B松撑脚、松一侧活塞,A松另一侧活塞。
(2)A固定住患者的人工气道及呼吸机管路,断开呼吸机,发出翻身指令。按照事先确定的翻转方向,迅速翻转。
(3)翻身后A迅速接呼吸机,C协助判断患者呼吸状况。A与B卡活塞,上撑脚,松螺丝。
(4)C负责协助拆除翻身床片、将下床片螺丝拧在上床片上等工作。
(5)A观察患者头部棉垫位置以及眼部等受压情况。C全程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意识、面色、主诉等。
(6)B完成自身工作后与A和C一起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摆放好头部、四肢并取功能位,避免骨隆突处受压。同时检查液体通路通畅性,各导管是否在位通畅、导线固定。
(7)记录各项文书,A给予患者冲洗吸痰,B负责拍背、震动排痰等工作。见图2


图2 成人烧伤俯卧位通气流程。
2A.于患者额头、颧骨、双肩、胸前区、髂嵴、膝部、小腿部及其他骨隆突在俯卧位时易受压处垫上棉垫/泡沫型减压敷料/硅胶软枕;
2B.患者四肢并拢,上面铺大孔海绵垫;
2C.海绵垫上安置翻身床片,并用绳带辅助固定;
2D.保证上下床片间有一螺丝固定后,松撑脚、松活塞;
2E.再次明确位置与分工,检查管道,商议好翻转方向,向清醒患者简单解释操作;
2F.翻身至俯卧位;
2G.重新接上呼吸机,快速拆除绳带和翻身床片;
2H.逐步去除海绵垫及棉垫等,再次检查各种管道通畅性;
2I.调整患者头部及四肢等位置,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摆放肢体于功能位,避免胸腹部受压,保护易受压部位。

若没有烧伤翻身床,可以参考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呼吸学组2020年制订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规范化流程》开展PPV。

5 小结

PPT是成人烧伤临床诊疗活动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但循证证据较少。本共识中的11条专家推荐意见大部分是基于烧伤学科专家意见以及相关学科(呼吸、重症、胸外、麻醉科等)已有的推荐意见而提出的,需要更多、更大规模关于成人烧伤PPT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高证据等级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这也是本共识出台的重要意义之一。另外,临床实施PPT/PPV还有一些具体问题和细节需要关注,也希望和欢迎更多烧创伤专业学者提出宝贵建议以助于本共识的更新和完善。


《烧伤学》系列音像制品全9册+合集

视频总时长4400分钟



师兄和俺建立了资料分享群,邀您互相交流,微信gabstudy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